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有容 / 綜合報導
人工智慧的技術日新月異,全球各大科技公司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表新的成果,人類的世界將受到人工智慧的衝擊,也已經不是未來的事,而是正在發生。對於人工智慧將帶來的全球革命,和人們應該應對的方向,現任創新工場執行長、前Google全球副總裁和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認為,應該關注於教育和發展更多「關愛」的理念及職業。
李開復於近日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專欄中,闡述了他認為在人工智慧浪潮下,人們應該擔心和改變的事。對於人們最擔心的、人工智慧有一天將「控制」人類的問題,李開復認為言之過早,但是人工智慧勢必為世界局勢、社會結構帶來一場巨大的變革。
人工智慧技術將活用於需要龐大數據處理的領域,這也包括人類經過無數練習和經驗以獲取更高技巧的職業,例如股票交易、醫生、工程師等現在被認為高專業的工作。在這些以資訊和案例為基礎的工作上,人工智慧已經被證明能比人類更優秀。因此,不但工人、快遞、客服等工作備受威脅,技術性高、專業度高的高薪人才也將受到衝擊。
而人們該如何面對這個情況?李開復認為,「關愛服務」會是人工智慧無法進入的領域。像是輔導、教育、陪伴、心理治療,甚至是能與客人談心聊天的酒吧工作,都會是未來更需要也不容易被取代的工作。當全面科技化、電腦化的生活來臨,現在的志願者工作將來都有可能成為一項真正有需求的專業工作。
進而,李開復表示,這將與社會福利措施有關。而高規格的社福措施,經費除了來自於稅收,更來自於整個國家能製造的收入。換言之,人工智慧為企業帶來一種大者恆大的循環:擁有人工智慧技術,就能降低成本,帶來更多營收、擁有更多資源和人才,接著研發更良好的技術,如此循環。那麼,將只有條件足以發展優秀人工智慧的國家,才有本錢將整個社會福利的配套措施做好──他分析,這將是美國和中國穩坐龍頭的原因。
在李開復的理想中,高開發國家擁有這些資本,應與開發中國家進行合作,例如在有條件的協商下將人工智慧提供給開發中國家,幫助其經濟發展與成長。這麼看來,科技小國將成為科技大國的經濟依附體,可以說接下來的時代,誰擁有更好的科技技術,在世界的地位就將大幅提升,更可能重塑目前的政治版圖。
因此在人工智慧的議題中,最該優先關心的,就是縮小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國與國經濟失衡和貧富差距。這就像雙面刃,對整個世界來說,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破壞,也可能帶來合作與重生。
【匯流新聞網】AI正夯,科學家怎麼做?李開復:要做有用的創新
【匯流新聞網】李開復談人工智慧,台灣別再錯過!" data-reactid="30">延伸閱讀:
【匯流新聞網】AI正夯,科學家怎麼做?李開復:要做有用的創新
【匯流新聞網】李開復談人工智慧,台灣別再錯過!
The New York Times , 李開復" data-reactid="31">消息來源:The New York Times , 李開復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cnewscom2016@gmail.com,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data-reactid="33">【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cnewscom2016@gmail.com,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新聞照來源:翻攝自網路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