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鍾子偉/商周網站專欄作家
有天下午,我陪著一個創投團隊去拜訪兩個不同的新創公司。那是一個週五下午,我跟這個創投公司合夥人是朋友,他邀請我及其他幾位新創公司的朋友,去拜訪他有興趣投資的兩家公司。
因為這兩家公司的本質相似,這家創投可能最終僅會投資其中一家。為了讓我們方便比較,拜訪行程是連在一起的。兩家公司成立的時間差不多,同樣是做IT相關產業,試著打造類似的產品。
我們走進第一個團隊的辦公室。他們在一個非常舊的辦公大樓,大約有15個員工,我們可以看到的每個家具大概都來自IKEA。辦公室聞起來有老舊的感覺,而且非常狹小,15個人擠在裡面,幾乎沒有多餘的空間。
但這個年輕團隊看起來並不怎麼在意,他們處理事情非常快速,幾乎是沒有耐心的。沒有人坐著發呆,玩遊戲,看Youtube影片或是浪費時間。糟糕的環境看起來完全沒有影響,他們太專注了。當創辦人終於見到我們時,他講話非常快速,總是非常急迫想讓事情做完,直接回答我們所有問題。整個會議在不到一小時內就結束了。
他在第一個工作的時候有了這個創業念頭,而接下來的四年都更確定此事,到了第五年他終於存夠了錢,就辭職把所有的積蓄都投進了這間新公司。為了對員工和他的投資人證明他的承諾,他本人沒有拿薪水。
我們拜訪的第二間公司則完全不同。計程車把我們載到一個信義區非常好的地點,辦公室在一棟嶄新漂亮的大樓中。他們也同樣有大約15-20個員工,但辦公室大到足夠坐下60個人。
辦公室有經過漂亮的裝潢,我們猜測或許光是裝潢費用就花了2-3百萬元新台幣。我旁邊一個來自創投公司的分析師已經開始搖頭了。每個在這裡工作的人都看起來很輕鬆。跟第一個團隊相比,這裡完全沒有速度、效率或急迫感。
過去一年他們發佈了3款產品,沒有一個賣得好。但在同一時間,他們已經燒掉了第一間公司4倍的開支。
我們問執行長。他回答:「喔,我們現在不急著要募資,第一位天使投資人給了我們足夠撐2到3年的資金。我幾年前開始有這個想法,而我們投資人是一個有錢家族,他是我朋友,給我們很大的自由去實驗不同的想法和產品,嘗試看看哪個會成功。
他告訴我們前兩年不用擔心成本或銷售,儘管放心和專注在打造一個真正很酷的產品出來。能夠在第一天就有這樣支持我們的投資人真的很棒,給了我們很大的自由、時間和資源,我們擁有像大公司一樣的待遇和福利。」
那個下午是18個月前的事情。最後結果是什麼?
第一個團隊在我們拜訪之後的3個月拿到了A輪資金。第二個團隊,在沒有什麼壓力或風險的情況下,持續緩慢前進,但沒有什麼重大進度,也沒有新的外部投資人有信心投資。
最終,在又燒了一年天使投資人的錢之後,最後決定關掉公司。所有員工最終全都在其他公司找到下一份工作,好像這整個新創公司從未存在過,過去的幾千幾百萬投資全都浪費了。
這就是被聘僱或用別人的錢,與冒著一切風險、投入人生積蓄、賭上過去穩定生涯和年輕歲月去追尋自己夢想之間最大的差別。
邏輯上,如果我們真心相信自己的理想或夢想,不管是創業、開咖啡店,或花上一年時間去學習藝術或樂器,那保證最佳表現的最佳方式是,不要給自己任何藉口,或是仰賴有錢的家族成員,真正靠自己獨立和負責,自己冒險,然後把所有自己的資源都賭在我們的夢想上面。
從長期來看,這也會大大增加了我們成功的機會。因為第二個團隊每天是沒有痛感,浪費錢、沒有明確目標或方向,反正不管怎樣都會有薪水,而第一個團隊則是每天起床的第一個想法就是他們自己的時間和錢每分每秒都在燃燒。
長工時、更快速、更精簡、更有效率,每一天持續不斷,直到你的夢想成功,或失敗。從長遠來看,那個團隊會更強壯、更快速、更渴望獲勝?
這跟我們人生的夢想是什麼或是我們在追尋夢想的哪一個階段無關。基本上,在一個階段,我們需要很誠實的問我們自己:
我真的很確定我的夢想,願意賭上一切去證明嗎?如果沒有,那該如何去說服我的家人、未來合夥人、投資人或甚至客戶?
有許多人,在這點上,最終的答案是否定的,而從未開始追尋過自己的夢想。在許多方面來說,這代表著那不是我們真正的夢想,就只是一個我們喜歡的景象,或是我們的夢想還沒準備好或是不夠成熟。
當我們在想像的時候,從外面看過去,夢想總是非常美好和閃亮。但當我們用自己真實的時間、存款和風險在真實世界去追尋夢想時,是非常不一樣的。
如果某件事情對我們來說真的很重要,到了我們人生至少一定要嘗試過一次的程度的話,那或許它真的是個夢想。那我們應該百分之百確認我們所做的一切都能增加它成功的機率。
確保成功最好的方式,在我們面對外部壓力、抱怨或是責怪他人為什麼夢想可能會失敗之前,先看看我們是否能夠說服自己。
不把人才當人看》業務大將辭職,總經理竟酸:40歲又沒男友!一年後,公司大客戶跑光 " data-reactid="42">【更多報導】 不把人才當人看》業務大將辭職,總經理竟酸:40歲又沒男友!一年後,公司大客戶跑光
※本文由商業周刊網站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Let's block ads! (Why?)
via 理財就業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raZEg5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