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駐日特派員黃菁菁】 10年前,日本大學生一畢業就面臨求職冰河期。近年日本的就業市場完全相反,優秀的畢業生拿到好幾家公司的內定也不稀奇,不少企業為了搶奪人才,只好調高起薪,或在內定制度上多下功夫。 ■In the present sellers' market, students who are highly rated by companies have been receiving multiple job offers. 日本進入畢業季,街上有許多穿著黑色套裝,拿著黑色皮包到處參加企業面試的年輕人。日本企業招人主要以應屆畢業生為主,非應屆畢業生要找工作相對困難。 企業對新進社員的第一份薪酬也有一定的標準,大企業給的比中小企業高,且暑期和冬季獎金通常會發放好幾個月月薪,因此比較受歡迎,但近來應屆畢業生的薪資差距越來越小,企業招人的模式也有了轉變。 日本公布的「2017年薪資構造基本統計調查」指出,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進大企業(員工人數超過1,000人)上班,起薪平均為21萬1千日圓(約台幣59,059元,下同),進入中型企業(員工人數在100人至999人)則為20萬2,500日圓(約56,790元),小企業(員工10至99人)則為19萬9,600日圓(約55,868元)。 碩士畢業在大企業的起薪平均為23萬7,300日圓(約66,420元),中型企業為22萬4,800日圓(約62,921元),小企業為22萬2,200日圓(62,194元)。從不同的企業規模來看,不同學歷之間的差距也並不大,差距約在10%之內。 日本經濟雜誌《DIAMOND》分析,可看出日本企業正在調整畢業生新進員工的起薪,對求職者而言是很好的傾向。不過,日本對大學畢業生的起薪標準不會因學校排名的高低或個人實力而異,使有些人覺得不公平,覺得應該仿效歐美,憑實力來核薪。 歐美核薪制度 撼動日企 報導指出,在歐美,大學畢業生第一份工作的年薪,有的人只有300萬日圓,但哈佛或牛津大學等畢業的資優生也許第一年就可拿到1千萬日圓,有些取得MBA(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優秀人才進到大型投資銀行或顧問公司,還可能一口氣拿超過1,500萬日圓的年薪。 在歐美,即使是應屆畢業生,只要夠優秀,還是有可能領高薪,但進入公司若達不到預期的工作能力,可能馬上被解雇。相反的,在日本是齊頭式的平等,日本大多企業認為,學生在學校學的只是皮毛,在職場上根本派不上用場,故求才時主要是看資質,也會安排到各部門實習培訓,好塑造出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 再者,日本的解雇規定嚴格,員工進了公司若沒犯什麼大錯,原則上是很難被開除,這也是企業一開始不敢給高薪的原因之一。 日本企業的升遷通常是按部就班,就像弘兼憲史的漫畫《島耕作》系列一樣,大概幾歲當課長,幾歲當部長,幾歲當董事,只要不出紕漏,到了一定年齡自然有晉升的機會,想一步登天恐怕比較難。 日本雅虎薪資 破壞行情 最近有些企業開始挑戰這樣死板的人事制度。日本雅虎(YAHOO)在薪資上破壞了市場行情,YAHOO今年起招募有志成為專業工程師的18至30歲畢業生,提出年薪超過650萬日圓(將近新台幣182萬元)的超誘人條件。 當然不是一般人就能領這樣的高薪,YAHOO開出的條件門檻並不低,要有創業或寫技術書的經驗,要有開發軟體或參加比賽獲獎的經驗等。 Let's block ads! (Why?)
via 理財就業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s://ift.tt/2yXv26o |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