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前言:提起在Google工作,你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吃不完的免費美食與零食、玩不完的遊戲、創意十足的超屌辦公環境、還是令人艷羨的高薪與福利——根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2015年 Google UK 員工的平均年薪為 £160,000 (約新台幣 653.85 萬)?——採訪完在Google UK倫敦辦公室工作的廣告客制化工程師 Kat Lai 後,我發現原來「人」,其實才是Google最搶眼的風景:
Kat Lai,臺北人,國中時舉家移民美國,從此開始她的美國求學生涯。在臺灣一路都是唸音樂班的她,原本是個學大提琴的孩子,卻在到了美國後,發現自己對數理其實也很有興趣,於是在高中畢業後,進入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主修資訊科學(Information Science)。
但對Kat來說,這卻是個未受到家長完全支持的「小革命」——原來 Kat 的父親愛女心切,不願意見到自己的小女兒進入「以男人為主的世界、和男人競爭」,因為他覺得太辛苦了。但當年的Kat 很清楚自己喜歡的是數學和物理,邏輯能力也特別好,她知道自己會很適合走這條路,尤其她更想和父親證明:電腦工程師不是男性的專利,女孩子也可以在這個領域展露頭角。
從「音樂班」到「googler」,一路「不安於現狀」的決定
就這様,Kat 堅持自己的想法進了大學讀理工,還沒畢業就已經在 IBM 實習,畢業後直接進入西雅圖的波音公司(The Boeing Company)當了幾年的軟體工程師,職涯可說是一帆風順。但一路順遂的境遇並未讓她安於現狀,她受到在英國讀書的姐姐影響,決定要踏出美國到英國深造,卻遇到第二次被家人「打臉」的情況: Kat 的姐姐知道她想來英國讀書,第一個反應是告訴她:「英國的資訊業不如美國發達,如果申請不到牛津、劍橋或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其中一所,還不如乖乖待在美國吧!」而這一次,Kat 又成功地讓家人刮目相看——她成功申請上倫敦帝國學院,並得到 Advanced Computing 的碩士學位,更厲害的是,Kat 在還沒畢業前就得到 Google UK 的面試邀約,並在畢業後順利進入 Google ,擔任廣告客制化工程師(Customer Solutions Engineer in Ads),至今剛滿一年。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説 Kat 這麼幸運,能被倫敦帝國學院錄取,還在Google工作,一定是因為她天生智商高人一等,是個非常聰明的天才吧!老實説,還沒訪問過她以前我也是這様覺得,但當我來到倫敦的 Google 辦公室,和 Kat 相處了一個下午後,我可以很肯定地說——對,她很聰明、也很幸運,但這些絕不是讓她得到「全世界最夯公司」工作的唯一原因,我認為 Kat 認真做事的態度和自動自發的精神,才是最讓我敬佩的:
「聰明」與「幸運」之外,「態度」更是成功關鍵
就以 Kat 處理我這次的専訪來舉例:首先,她很努力地找資料,回答我第一次電話訪問時幾個和Google有關的問題,甚至為了其中一題寫信給公關部的同事,堪稱「最認真的受訪者」;其次,她發了幾個「meeting request」給我,其中一個是為了和我核對提綱,在這個會議中她還開了「share screen」和我在電腦上「過題目」。對於向來都是把採訪當聊天、提綱當參考的我來説,這次的採訪,是有史以來最像「跟客戶開會」的一次。
在我造訪 Google 倫敦辦公室訪問她的當天,Kat 更像個盡責的導遊一般,帶著我在像迷宮般復雜的辦公樓間穿梭,仔細向我介紹位於 Kings Cross 的 11 層 Google UK 辦公樓有哪些特色、解釋這個公共空間的用途是什麼、那個餐廳又為什麽被這樣命名等等。她還帶我去 YouTuber 的必訪之地「YouTube Space」朝聖;看完這棟大樓後,更特地帶我坐地鐵到另一站去參觀以marketing 部門爲主的 Soho 辦公室,也一樣耐心地和我介紹這間辦公室的種種特色。
古人説:「見微知著」,從小事情可以看出一個人做事的態度,所以後來當 Kat 和我分析,她自己認為的「谷歌人」(Googler)特質是認真努力、積極主動,對於自己的 project 都有著百分之百的掌控,我也就一點不意外了。
Google的組織文化:「做自己的老闆」、「承認自己的不完美」
Kat 認為自己在 Google 的這段時間,除了在專業知識與技能上都有了很大幅度的學習與發展外,更讓她大開眼界的,是 Google 的組織文化。她指出,Google是一間鼓勵所有員工「做自己的老闆」(act like an owner)的公司,具體落實上,大致可分為兩個層次:
第一、主管非常尊重且包容每個人的意見,不管是對老鳥或是菜鳥都是一様。 Kat 回憶自己剛上班兩個月後,在一個計畫會議中因為覺得自己比較「菜」,所以表現得相對被動,主要都在聽其他同事的意見與想法。主管留意到後,卻主動點了她幾次,要她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當然,為了讓大家可以無後顧之憂地提出任何意見,公司也努力創造了一個很安全的職場環境,譬如每年一次的「匿名問卷調查」(Googlegeist),就是譲所有人都有機會發表對公司、部門以及主管的意見與指教。
act like an owner " 對 Google 人來說,不但不是挑戰,反而是他們本來就有潛力做到,而且最適合的工作模式。 Kat 覺得在 Google 工作,「聰明」不是最重要的事,對工作是否有「當責」(ownership)的觀念才是關鍵。 我想這也是為什麽 Google 員工可以自己決定要在哪裡工作、每天自己安排 time table ——因為對工作有ownership、總是主動take initiative的員工,不但值得老闆的信任,更應該享有最大的自由度。" data-reactid="42">第二、公司員工大部分都非常獨立且自主性高。 儘管每個人都有主管,但大家都會主動掌握手上專案的進度,如果發現問題,也會自己找出解決方案,而不是「等著上面的人來想辦法」。因此," act like an owner " 對 Google 人來說,不但不是挑戰,反而是他們本來就有潛力做到,而且最適合的工作模式。 Kat 覺得在 Google 工作,「聰明」不是最重要的事,對工作是否有「當責」(ownership)的觀念才是關鍵。 我想這也是為什麽 Google 員工可以自己決定要在哪裡工作、每天自己安排 time table ——因為對工作有ownership、總是主動take initiative的員工,不但值得老闆的信任,更應該享有最大的自由度。
我在 Google 倫敦辦公室的短短三個小時,除了忙著看讓人眼花撩亂的「超炫空間」,以及各個員工餐廳裏色香味俱全的異國料理外,也用心觀察了出沒在 Google 大樓裡的人——這些所謂的「Googler」還真的非常多元,到處可見來自亞洲、中東、歐美、拉丁美洲的不同面孔⋯⋯,聽他們説的英文,也有著大異其趣的口音。 我看著 Kat 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同事,忍不住猜想他們大概很多是和 Kat 一樣,有著 A 國出生、B 國受教育、 C 國求職的跨文化背景吧!這也呼應了 Kat 認同的第三個組織文化,就是相信「多元性(Diversity)」是讓企業、讓世界進步的動力。
Kat 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說明,她在臺灣讀音樂班時,班上絕大多數是女生;而現在在 Google 當工程師,卻是部門裏唯一的女性(根據 2017 年的統計,Google 男女員工的比例是69:31),反應出這個世界目前對性別角色的期待,還是充滿了刻板印象。 而 Google 目前還有很大改進空間,也很努力追求的一個目標,就是去除這種「無意識的偏見」(Unconscious Bias)。譬如 Google 目前有 13 個「員工資源團體」( Employee Resource Groups),在全球成立超過 250 個據點,提供來自不同背景的 Google 員工所需要的支持與協助。而在其官方網站上,也公開說明 Google 人資如何確保在招聘的過程中去除歧視與偏見,以及 Google 如何建立一套平等的給薪系統。
能在全世界最夯、福利最佳的公司之一 Google 工作,可能是許多人的夢想,但對 Kat 來說,公司提供的硬體設施與其他實質的條件固然很吸引人,但最讓她認同的,是 Google 人的本質與企業文化。 而作為一個突破性別傳統框架的成功案例, Kat 也希望她的故事能帶給更多女性新的啟發,為世界的平等與多元(Equality & Diversity)盡一份心。
My name is Joanne Doe, a lifestyle photographer and blogger currently living in Osaka, Japan. I write my thoughts and travel stories inside this blog..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