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惠不會白給」產業人士:惠台政策是利益交換

▲青海太陽能光伏發電。(圖/視覺中國)

▲中國祭出「惠台31項政策」,其中一到八項都與產業有關。(圖/視覺中國)

記者周康玉/台北報導

國台辦祭出「惠台31項政策」,其中一到八項都與產業有關,包括台資企業參與「中國製造2025」行動計劃適用與大陸企業同等政策等。看似對台灣產業利多,但一名與中國企業合資的台灣IC設計業界人士表示,看似有政治目的,但其實中國的兩大考量,即增加GDP雇用當地勞動力的兩大目的不變,是一種交換政策。

這名IC設計業界人士多年透過合資方式參與中國生意,他指出,中國大陸近年來針對不少產業做重點扶植,同時也對台灣企業開大門,這對台灣企業是不得不面對的挑戰,如果台企不參與,最後就會受到產業鏈打壓,這回的「惠台31項政策」亦是如此,抱持目的就是「你不來,我也會扶植自己的企業」。

業界人士表示,台灣政府態度很重要,政黨輪替後,對中國政策反而往回縮,「對方一直給蘿蔔,但柵欄沒打開也沒用」。畢竟台灣不開放中資進入,面對激烈競爭,台企仍會想盡辦法用各種方式參與中國市場,設廠是最直接的、合資,以及與當地企業和開子公司等。

業界人士表示,雖然中國是社會主義,但其實他們在產業面仍是資本主義思維導向,中國方面不希望台企只是單純吃他們市場,而是要落地深根,為的就是增加中國GDP和勞動力就業,中國會在台企設廠前,看台商能帶給他們多少錢進來、雇用多少人、幾年計畫、產生多少年營收等,再考慮回饋多少給台商,「優惠不會白白給你」。

業界人士說,這些優惠政策本質上雖然是利益交換,但產業仍會想買單,畢竟中國市場本益比龐大,動輒台灣的百倍,對台企來說,也是一種槓桿,例如聯發科前年出售中國子公司傑發,也從中獲得近200億台幣的收益。

惠台政策與產業有關項目

1.臺灣同胞在大陸投資的企業(以下簡稱"台資企業")參與"中國製造2025"行動計畫適用與大陸企業同等政策。支援台商來大陸投資設立高端製造、智慧製造、綠色製造等企業並設立區域總部和研發設計中心,相應享受稅收、投資等相關支持政策。

2.幫助和支持符合條件的台資企業依法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設在大陸的研發中心採購大陸設備全額退還增值稅等稅收優惠政策。

4.台資企業可以特許經營方式參與能源、交通、水利、環保、市政公用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

5.台資企業可公平參與政府採購。

6.台資企業可通過合資合作、並購重組等方式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

7.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適用相關用地政策。對集約用地的鼓勵類台商投資工業專案優先供應土地,在確定土地出讓底價時,可按不低於所在地土地等別相對應大陸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70%執行。

8.繼續在中西部、東北地區設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鼓勵台資企業向中西部、東北地區轉移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拓展內需市場和國際市場。大力推進台商投資區和兩岸環保產業合作示範基地建設。
 

Let's block ads! (Why?)



via ETtoday 財經新聞 http://ift.tt/2FaMIgH
RSS Feed

If new feed item from http://ftr.fivefilters.org/makefulltextfeed.php?url=http%3A%2F%2Ffeeds.feedburner.com%2Fettoday%2Ffinance&max=3, then

IFTTT

張貼留言

0 留言

搜尋此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