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將強勢取代高重複性的工作同時,如何挖掘懂得運用科技、提昇工作效率的人才格外重要,2018年已經到來,哪些人才最能替企業加分,8大挖掘人才趨勢現在就報乎你知。
【文/林國方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時序跨入2018年,人力資源專家也針對2018年該關注的人資趨勢進行歸納。2017年人資產業付出許多精力找尋處理企業內部文化與績效問題的方式,2018年則將重點放在要怎麼運用科技找到、連結人們並提高參與度,或是在找到人時如何利用科技提高效率。
玩遊戲也能挑對人
1.被動人選(Passive Candidates)
獵取不主動求職的被動人才,一直是招聘過程的一環,但最近獵取被動人才已不只單純地在求職網站上篩選履歷,社群媒體讓企業更容易接觸這些人才。此外,企業也能藉由搜尋主題標籤(Hashtag)、論壇或其他線上溝通方法,輕易連結社群人才庫,若要讓這些人才看到獵人頭訊息,招募者必須了解他們找尋的事物與是否願意跳槽。
2.遠端員工(Remote Workforce)
有網路就能在家或咖啡館上班的遠端工作型態在美國漸受歡迎。過去20年來透過電腦遠端處理部分工作的勞工已成長3倍,占整體勞工比率達37%,部分原因是VPN技術讓員工更容易從電腦存取工作系統。技術的進步更促成「遠端招聘」,從企業角度來看,擴大了潛在人才庫至全球各地,企業也能藉由提供遠端工作來留才,幫助員工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
3.盲聘(Blind Hiring)
2017年偏好某些性別員工的指控,震盪全球科技業,尤其是美國矽谷。要降低這種爭議,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採用盲聘。在傳統的招募與面試過程裡,對背景、性別、年齡、種族、甚至是母校的無意識偏好,很容易引發爭議。若採用盲聘政策,也就是從履歷表上排除可能洩露人口變項的資訊,就能單純根據個人能力與成就完成第1波篩選,甚至還有能自動化篩選履歷並讓人選匿名的招聘軟體。
4.遊戲化(Gamification)
在教育訓練等流程加入遊戲元素的遊戲化,已廣泛運用於不同產業,概念是讓員工單純的投入參與流程,不管是行銷、教導還是招募,轉變成根據不同目的而設計的競爭遊戲型態。企業在招聘人才的過程也能加入遊戲元素,把關鍵技能與認知能力的測試變成遊戲,例如:用智慧手機應用程式(APP)讓求職者玩與爭取職位有關的遊戲,企業則能在背後用演算法追蹤分析求職者的關鍵性格。
零工經濟正夯
5.培養未來不受科技進步影響的員工(Future-Proofing Employees)
在AI與機器人逐漸受重視的當前,政治人物最常強調的是重振製造業就業與體力的勞動工作,但事實是這些工作最終將因科技進步而消失,AI正在取代重複性高的工作,而分析科技正在取代特定層級的管理決策,且範圍不只是製造業,還有旅行社與空服員等。
在2018年,企業必須仰賴人資單位決定讓工作職位轉向未來的最佳方式,這代表人資單位必須找出願意接受未來工作將有不同面向的員工,包括管理、解決問題、找出錯誤以及其他需要人類參與的領域,甚至為未來趨勢擬定職務。若能事先規劃,企業將能在轉型到成本更低、以電腦完成任務的勞工組成之際,省下資金且最大化現有員工的潛力。
6.管理科學化與軟體機器人(Bots)共事
擴大使用預測分析技術,將是2018年最重要的人才管理趨勢之一,而數據科學與蒐集技術等新科技,將改變傳統的面試過程,在蒐集新聘人員的早期表現數據,並與目標評估相比後,就能創造一個自動更新並持續描繪成功員工輪廓的回饋數據循環,讓雇主能事先在求職者裡找到表現最好的員工。
7.強化雇主品牌形象、強化求職者的體驗
目前已有許多求才工具,包括親友介紹、就業博覽會、求職APP,但雇主已日益仰賴社群煤體。一份美國的調查顯示,92%的徵才者會用社群媒體找尋合適人才,這牽涉到與雇主品牌密切相關的「求職體驗」(Candidate Experience)。
2017年的趨勢重點為塑造雇主品牌,但強化求職者的體驗也一樣重要,攸關求職的人才們是否也會向親友推薦這家公司,特別是在社群煤體越來越風行的今天。研究業者Software Advice 的調查顯示,求職者最討厭的體驗包括投遞履歷的資格要求沒說清楚、要填寫極長的求職表格、職務工作內容介紹太短、沒發送確認電子郵件、聯絡不到招聘者等。
8.關注零工經濟(Gig Economy)趨勢
勞工兼職賺外快的零工經濟日漸風行,招募者可能發現自己除了要招募正職員工之外,還必須聘僱獨立承包商、自由工作者以及顧問等兼職勞工。MBO合夥公司預測,60%的美國勞動力在2027年之前都將是零工經濟的一份子。
萬寶華集團人資顧問公司(Manpower Group)的調查顯示,多達94%的受訪者都不討厭獨立工作這個想法,這項調查也發現雇主希望能有所謂的「隨選聘僱」(On-Demand Hiring),這可能讓招募者面臨要尋找才華洋溢外包員工的壓力。
2018年這些以科技為主的趨勢無疑將影響人資產業,不管是找出某些內部職位易受AI取代,還是要如何善用社群媒體獵才與強化企業形象,這些科技帶動所有變革都需要某種程度的學習曲線,在2018年開始為未來做準備,是值得的。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18年1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
Let's block ads! (Why?)
via 理財就業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Cq8Q2d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