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櫃板成效差 金管會研擬「特殊板」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左)與經濟部次長王美花(右)夫婦昨同台備詢、中為國發會主委陳美伶。林啟弘攝

把餅做大
【廖珮君╱台北報導】微型企業從「創櫃板」進階再往上櫃、興櫃掛牌者,從開板至今只有3家,導致創櫃板淪為替少數微型企業打知名度,引發金管會主委顧立雄關注。顧立雄昨說,國外有主板與特殊板的區隔,但台灣沒有特殊板,將在1個月內研議是否另外創建「特殊板」。


所謂「特殊板」,是指可以免除一些上市櫃掛牌的條件,如免獲利、不須分散股權、沒有最低資本額限制等,但又可以享受股票流通、利於籌資的好處,如英國AIM板、新加坡凱利板,都是屬「特殊板」。

證期局1個月內研究

金管會昨赴財委會報告,立委余婉如說,全球資本市場在大洗牌,新加坡知名的網路公司Sea,相對應的是台灣的PChome,Sea在美國上市,憑藉著資本戰,快速打下包括台灣在內的東南亞市場,台灣企業卻被推著走。
顧立雄說,台灣只有2個「主板」(集中及櫃檯市場),沒有「特殊板」,目前有「特殊板」概念就是科技類股,只要工業局出具同意函,公司不需獲利,就可掛在「主板」上。
但他坦言,若要在2個主板外,另設1個特殊板,包括類股及交易型態、投資人限制等,都需思考;金管會官員說,是否針對網路公司,例如另給一個「網路板」,掛牌門檻較低,須和櫃買中心討論。
顧立雄說,創投業者認為,掛到主板,為何一定要有獲利要求,只要資訊完整揭露,讓投資人決定就好了,但櫃買中心卻認為,主板須保護投資人權益,「這兩邊相互拉扯」,如何取得權衡,證期局將在1個月內研究。
櫃買中心是在2014年,開設屬微型企業「創業輔導籌資機制」的創櫃板,至今逾3年半,共269家申請,114家登錄,但終止登錄卻佔了3成、達34家,以電子科技類居多,至今僅剩80家在板上,其中更只有3家成功掛上興櫃及上櫃。
為何創櫃板績效不彰?顧立雄說,有創櫃者主觀意願及客觀能力的問題,例如公司董事是先生、監察人是太太,財務不透明,就算企業技術再好,也難合乎規定。
證期局長王詠心也說,有些公司歷史悠久,要上市櫃須調整內控、股權和公司治理,調整過程有困難,最後只好終止;官員也說,因為這些公司都是微型企業,就算經由櫃買輔導,未來要維護內控和會計制度,也是一套經營成本。


高齡買保單引發糾紛

另70歲以上高齡者買投資型保單,引發投資糾紛,顧立雄說,未來將強化風險告知,例如是否需有家屬陪同。保險局正研擬對高齡者買投資型保單的強化措施,包括強化電訪內容、或是防範業務員對老人行銷話術,是否有隱瞞等。
據了解,保險局是接獲某個申訴案,有一個70多歲的老人,透過2家銀行通路投保高額的投資型保單,該投資型保單都是連結基金,但卻虧損;事後家屬陪同老人來申訴,認為是保單,為何最後變成投資?
保險局官員說,因為投資虧損,保戶認為業者沒有明確告知保單性質,未來會思考用那些方式來杜絕爭議。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Let's block ads! (Why?)



via <<蘋果日報>>財經總覽 http://ift.tt/2xXoK2s
RSS Feed

If new feed item from http://ftr.fivefilters.org/makefulltextfeed.php?url=http%3A%2F%2Fwww.appledaily.com.tw%2Frss%2Fnewcreate%2Fkind%2Fsec%

IFTTT

張貼留言

0 留言

搜尋此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