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周偉航/商周網站專欄作家
我約有一半的時間會在一間小型個人辦公室裡工作。雖然推門出去就有同層樓的其他公司,但門一關上,通常是蠻「與世隔絕」的。安靜久了,會有點精神渙散,我就開始放點背景音樂。
最初我用的是咖啡店常聽到的那種輕音樂,爵士之類的,但或許少了咖啡店裡的聊天人聲,這種音效反而越聽越煩。
我接著換過古典樂、搖滾樂、嘻哈,甚至不算嘻哈,而是不知道吸了什麼才會做出來的鬼音樂,總是一直不太滿意。這些音樂都無法替工作加分,有些還會干擾思緒的進行。最後,我在YouTube上點開偶像藝人的直播記錄影片。
那不是現場直播,而是播後的記錄檔,內容就只是個女孩對著鏡頭閒聊一天工作,其中會穿插對於觀眾提問的回應,而光是對贈禮的道謝,就會說上十幾分鐘。我把螢幕切換回工作頁面,留著講話聲音,就這樣處理了三小時的業務。
等我回過神來,想說這影片為什麼這樣長,去查看才發現我選到自動連續播放,其實已經播了好幾個類似的直播記錄檔案。因為我根本沒在注意聽內容,所以沒意識到講話的人不一樣。
和工作主題無關的背景人聲,卻讓我能專心工作,甚至有更好的表現,這讓我突然想起一位國內直播實況主的自我分析:「我們這行就是寂寞經濟。」
在大多數的狀況下,你看到網路直播現場,會覺得那很熱鬧。直播實況主在嘻嘻哈哈,成千上萬的觀客大量留言,甚至一秒就跑出數十條,如果還搭配送禮或金錢贊助系統,那更是活像拍賣會現場,激情萬分。
但冷靜下來想想,就會發現絕大多數參與者,都是孤單的面對眼前的3C硬體。他們是個社群,但也有實體的隔離,甚至正是因為這種實體的隔離,而營造出一種安全距離,直播主得以盡情發揮,觀看者也可以展現自我平常未有的一面。
若進一步推敲,更會發現絕大多數的觀眾都沒有參與互動,真正留言者或送禮者,可能不到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大多數人都只是默默的看或聽而已。他們只是需要身邊「還有人類活著」的感覺。
這就是「寂寞經濟」之所以能透過直播發揚光大的重要因素。當然,「寂寞經濟」一詞並非現在才有,早在個人家電、單機電玩出現之時,就已經有這種說法,但網路直播讓這個概念再次成為創新市場的主流。雖然多數的沉默者無法創造收入,但他們可以營造出氣勢或某種基本盤,以利市場的擴張。
智慧手機讓人有更長的時間背離真人來面對機器,寂寞的人也就增加了,所以就有相對應的商品存在,這一點都不奇怪。但這真是「好」的嗎?在道德上是對的嗎?
人與人的互動之所以能產生意義,不只是金錢的往來,而是能帶有「內在價值」,也就是滿足感、成就感、榮耀等金錢買不到的價值。但這些感受也是「寂寞經濟」產業鏈所能提供的,因此由這個角度去批判寂寞經濟,並不太能成立。
許多直播主在金錢之外,也和觀眾建立某種社群情感聯結,甚至產生出專屬文化符號,並向外擴散。
這種互動真正的問題在於並沒有解決寂寞本身。當沒有網路或機器壞掉,你就會一秒掉回原來的孤獨之中,甚至你也已經失去不用機器來解決寂寞的能力。就像學會使用google之後,多數人因為不好意思問人(自己google就好),也失去了開口請教别人的能力。
但問真人問題,並不只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更是為了透過這種行動來加深彼此之間的合作互動、培養信任度、增進人際瞭解。我們許多真實(或面對面)的人際互動都有這種效果,而這不是「人對機器」或「人透過某種排解寂寞的商品」所能創造的效果。
因此這些所謂寂寞經濟的高科技商品,它們確實可以解決人的一部分需求,但如果過度消費或使用,不但無法真正解決寂寞本身,更可能會讓我們失去和他人互動的能力與機會,進一步使我們的社會生活變得更單薄。講白一點,就是讓已經是「邊緣子」的你變得更邊緣。
寂寞不只是一種感受,更是一種需要被化解的惡。人當然可以保持孤獨,但孤獨若要有益,那會是一種有意為之的狀態,你是知道自己為何需要孤獨,以及這種狀態如何能對你產生幫助。
若總是想從寂寞中逃脫,顯然是你不喜歡這種孤獨狀態。以消費方式來買人情的溫暖,或許可以解決部分或一時的困境,但也可能會讓你失去靠自己跳出孤獨的能力。
但已經很邊緣了,又該怎麼辦呢?若已「宅」到某種極致,那不如就從和便利商店店員與宅配物流士的溝通開始,從頭練起吧。對真人提出問題,你才有可能真正脫出自己所設下的結界。
做生意的眉角》吃虧不是佔便宜!要能適時當「壞人」才能成大事" data-reactid="38">【更多報導】 做生意的眉角》吃虧不是佔便宜!要能適時當「壞人」才能成大事
※本文由商業周刊網站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Let's block ads! (Why?)
via 理財就業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g9Xqty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