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口示意圖。(圖/記者李毓康攝)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根據經濟日報社論「經濟結構崩壞危機浮現」指出,行政院主計總處上周公布最新經濟預測,將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由2.05%至2.11%,而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挹注大筆預算的支撐下,預測明年政府投資成長將逾一成,經濟成長率墊高至2.27%,創下4年新高。不過若仔細解讀和分析這些經濟數據,卻令人非常擔心。 社論文中表示,會上修經濟成長率,主因為全球貿易持續擴大,出口、民間消費展望略優於原先預期。但之所以令人擔心的是,今年經濟情勢可說是外溫內冷,而經濟成長的最大支撐力量來自9.35%的出口成長,是2012年以來最高水準,更遠高於前兩年的負成長。 社論文中指出,一般來說,若出口成長達到10%上下,其經濟成長率至少有3%~4%的水準,但經主計處上修後,今年僅2.11%,還是有一段差距。而會有這樣落差,主要與台灣整體內需市場持續降溫有關,如民間投資和民間消費成長率分別為1.7%和1.89%,均創下近年新低。 社論文中強調,這是屬於一種結構性崩壞的徵兆,過去幾年出口不振是經濟貧血式成長的關鍵,但現在即使出口好轉,經濟成長依然低迷,反映出過去作為經濟穩定力量的內需,正在不斷的失血,而且情況日益嚴重。另外,目前國內股市正處於近數十年來的高峰,對內需尤其是民間投資及消費可產生一定支撐力量,若拿掉這一部分,內需惡化程度可能更令人咋舌。如此嚴重的結構性惡化問題,反映政府一年多來推動經濟發展新模式的失敗,也凸顯台灣經濟正邁向結構崩壞的懸崖邊緣,若無更好的經濟政策突破,未來將不樂觀。 再者,未來幾年內國內外也有各種經濟不確定因素,如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對全球金融的影響、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一帶一路策略、地緣政治風險如北韓危機等國際環境因素,任何的微幅變化或風吹草動,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著台灣經濟的前景發展。 而國內因素部分,政府目前有很多不利於經濟成長的政策,如一例一休及年金改革,在短期內會壓縮民間消費和民間投資;此外,兩岸關係的緊繃,更衝擊國內旅遊業的生存空間;而近期的限電問題,也讓產業開始對政府產生信心危機;至於未來政府對前瞻基礎計畫的執行成效,以及產業創新政策的落實程度等,都是影響整體經濟成長率波動的關鍵。 因此,建議政府必須正視面對目前出現上述諸多經濟結構性崩壞的問題,最好在困局中徹底重新檢視造成經濟施政成效不佳的原因,用理性且務實的態度以及全盤的思考角度,去解決出口縮減和內需不振的根本問題,如此台灣經濟才有機會注入新的強心針,有著起死回生的機會。 Let's block ads! (Why?)
via ETNEWS 財經新聞 http://ift.tt/2vlzULF | | If new feed item from http://ftr.fivefilters.org/makefulltextfeed.php?url=http%3A%2F%2Ffeeds.feedburner.com%2Fettoday%2Ffinance&max=3, then | | |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