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鴻海在美蓋面板廠對台廠利多於弊

郭台銘、川普同台宣布投資案。(圖/路透社)

▲郭台銘、川普同台宣布投資案。(圖/路透社)

記者周康玉/台北報導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今(27)日宣布要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打造世界級面板廠,將在美國打造8K+5G生態系統,要把整個供應鏈搬過去。對台灣的面板廠究竟是利多還是衝擊?台經院副研究員曾俊州觀察,鴻海近幾年的發展策略很靈活,相信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一定優先想把面板市場餅做大,對台廠利多於弊。

利多方面,曾俊州表示,鴻海赴美投資,勢必會帶動集團旗下上下游的企業,尤其是長期有再配合的班底,像是群創和夏普都有在製造面板,他有很多的零組件或機構原件的供應商,在後續接單順利的情況下,鴻海就可以把相關供應鏈一起拉來美國的面板市場中。

是否能帶動相關供應鏈或上下游廠商的技術輸出?曾俊州認為,要看個別的零組件。這次投資是用富士康的名義,是把面板到終端模組結合在一起,上游有關鍵零組件及材料,要看他原本的零組件的成本結構如何,還有市場效益,以及供應終端廠商的狀況如何,後續還需觀察。

對於日後是否能帶動供應鏈,關鍵有二:第一是看夏普家電在美國市場賣得好不好第二是和終端廠商的合作,市場拓展如何包括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今日提到的車用面板,以及想要發展教育、醫療、工業、國防等應用市場,這些皆為觀察重點。

曾俊州觀察,郭台銘在美國威斯康辛州的面板廠,看似大膽,但他認為有些供應商都已經談好,初期雖然已面板訂單為主,但過程中,有什麼零組件的效益最高,要看市場反映而定。

曾俊州分析,美國沒有面板生產廠,一直都是海外進口,如果就近供應,有價格競爭優勢;美國家庭空間比較大,估計大尺寸面板有機會被應用會漸漸廣泛。

曾俊州表示,郭台銘近幾年是以擴大市場位主要策略,但過程中難免會搶到既有面板市場,侵蝕台廠輸出,但整體來說,仍是利大於弊。

▼台經院副研究員曾俊州。(圖/曾俊州提供)

▲▼台經院副研究員曾俊州。(圖/曾俊州提供)

Let's block ads! (Why?)



via ETNEWS 財經新聞 http://ift.tt/2tLNaxc
RSS Feed

If new feed item from http://ftr.fivefilters.org/makefulltextfeed.php?url=http%3A%2F%2Ffeeds.feedburner.com%2Fettoday%2Ffinance&max=3, then

IFTTT

張貼留言

0 留言

搜尋此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