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子廉攻讀博士,有三年沒收入。(圖/鄒子廉提供) 記者周康玉/專訪 如果你年過40歲,又有家庭要養,還敢出國留學追夢嗎?今年勞動部職安署長鄒子廉做到了,他不僅在41歲在英國取得博士學位,兩個女兒還「順便」在當地就讀幼稚園及小學。更厲害的是,四年半拿學位的過程中,有三年是完全沒有收入,怎麼做到的? 現任職於勞動部職業發展署的鄒子廉,在今年發生重大意外事故蝶戀花遊覽車事故後,從台北市勞檢處處長轉往勞動部接下職安署長的位置,今年二月上任後,接下來進行一連串的勞檢宣導工作。 除了他在勞檢的專業,以及在新政府上任後的脫穎而出,他其實還有一段有別於一般公務員的海外留學人生。 民國85年,當時已經在勞檢領域有些工作經歷的鄒子廉,參加了人事行政總處(當時叫做人事行政局)公費留學甄試,因為選擇的是工業安全類科,從10多個人當中脫穎而出。當時他花了一年又三個月拿到英國雪菲爾大學的化工碩士,因為是公費,並且帶職帶薪,15個月下來省吃儉用,沒花到存款裡的一毛錢,達到善用資源極大化。 ▼鄒子廉說,英國最貴的就是尿布,大約占區生活費的三分之一。(圖/鄒子廉提供) 身體現警訊想逃離 有了第一次的英國留學經歷,此後鄒子廉更愛上了英國環境,心想,未來有機會一定要再去。取得英國碩士、工作七年多後,時任台北市勞檢處科長,但因為工作太拼導致身體出了狀況,讓 他萌生想休息的念頭。但特別的是,他不是真的休息,而是找尋下一個出國「long stay」的機會。 身體微恙的鄒子廉,開始嘗試報考教育部公費,選了工業衛生領域,第二次考上了,也即將展開他人生第二的英國留學經驗。但這回可不是帶職帶薪,而是留職停薪,也就是說,未來他攻讀 博士三年左右的時光,是零收入,他必須掙取足夠的生活費才能出國。兩年後,鄒子廉帶著太太,和兩個女兒前往英國,展開他們四年半的long stay。 ▼鄒子廉在英國過著在地的生活。(圖/鄒子廉提供) 選城市大學生活費較便宜 沒收入是如何一家四口在英國待上四年半的?鄒子廉說,選學校的策略是重要關鍵。他放棄一般人會追逐的劍橋或愛丁堡等名氣大的都會型學校,而選擇排名還是很不錯的羅浮堡大學(當時 排名英國前15大),因為屬於城市大學,生活費和房租都比都會大學便宜至少一半。「大家都選高端的學校,我是申請生活費比較便宜的,地區和適合生活的學校」他說。 他回想,當時在英國生活費一個月是1200英鎊(按當時匯率1:50,約為台幣6萬元),可能在倫敦還租不到房子。但他選的地區算是市郊,房租很便宜,約為400英鎊(按當時匯率1:50,約為台幣2萬元),一家四口過著極為簡單、在地的生活。 ▼鄒子廉為達成全家英國long stay,在英國過著極簡單的生活。(圖/鄒子廉提供)
Local生活、local旅遊 每天三餐自己煮,他笑稱,「反正都帶了一個廚師(指太太)過去了,當然就很少外食」。旅遊也只會在境內旅遊,就連最鄰近的愛爾蘭他們都沒去過,但他每到周末,一定會開著便宜的二手車,載著家人出去兜風旅遊。 鄒子廉說,因為他的留職停薪只有三年,但眼看三年屆滿了,卻還無法取得學位,於是他先回台灣賺錢養家,太太和女兒們繼續在英國多待了一年半;而這一年半,他再利用email和指導教授線上討論論文,最後取得學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自己拿到學位,女兒們也在英國喝了一陣子洋墨水。鄒子廉說,因為英國對留學生還是很友善的,因此兩個女兒都分別在當地免費念書,大女兒念公立的小學,小女兒則是有免費的幼稚園教育資源可利用,不僅教育負擔是零,還讓女兒們在全英文的環境下,說了一口好英語。 自己去了兩趟英國,也算是個英國專家了。鄒子廉建議年輕人,出國念書一定要注意兩件事,第一是要準備充足,第二是要善用當地資源。 準備充足包括,當地環境,消費水平,要花多少時間取得學位,以及子彈夠不夠等等;當地資源則包括有教會,留學生家庭,和學校等資源,一定要善用。 ▼鄒子廉為了達成全家英國long stay,事前做不少功課。(圖/鄒子廉提供)
##鄒子廉英國留學花費 生活費用 1200英鎊/月(6萬台幣) 四年半總支出約400萬台幣 Let's block ads! (Why?)
via ETNEWS 財經新聞 http://ift.tt/2tDAmsb |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