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年薪150萬起跳 這公司為何讓高階人才擠破頭?

作者:黃亦筠 圖片來源:王建棟

不掛牌上市、不在竹科,總部在台北後火車站附近的群暉科技,卻成為台清交軟體人才的大磁鐵。在聯發科、宏達電之後,這家快速成長、營收直攻百億的「網路儲存伺服器」公司,代表台灣科技業的新希望。

「群暉科技」(Synology)。

問十個路人,八個沒聽過。沒有掛牌上市,不在熱門的科學園區,這家2000年創業的公司,做的是當時極冷門的「網路儲存伺服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簡稱NAS)。

然而這個現在俗稱「私有雲」,外觀像烏黑黑小烤箱的NAS品牌公司,卻在全台科技廠大喊缺軟體人才時,像大磁鐵一樣,吸收了台灣指標大學的軟體工程師。

「大概九成都台清交,」群暉科技執行長許格超受訪時低調透露,在台灣指標大學電機資工人才多流向科技大廠的潮流下,群暉是異數。

根據群暉前員工透露,碩士學歷的新鮮人工程師第一年就可拿到150萬年薪,足以傲視竹科大廠。

根據科技顧問公司IDC統計,去年全球大型儲存廠商營收負成長,傳統賣儲存產品大廠如IBM、戴爾、惠普的儲存廠營收下滑8到13%,群暉營收逆勢成長12%,年營收超過90億台幣。

群暉賣的NAS全數自有品牌,且全數台灣製造,產品在全球五大洲超過80國銷售,來自海外的營收超過九成。是一個台灣民眾較陌生,卻默默出國打世界盃的MIT科技品牌。

用軟體能力差異化

過去十年,群暉從20人的小公司成長到目前全球700名員工,台灣佔了600人。公司規模年年成長,只好在長安西路當代美術館對面的總部附近,承德路上再租下兩棟樓。

「群暉的優勢就軟體能力,花很多人在做軟體整合和使用者經驗提升,」和產業界有密切合作的台大資工系教授洪士灝觀察。

群暉台灣的600名員工中,有200人是軟體工程師。平均年齡只有30歲,就連面試官也只有28歲。

「我們不是只找會寫熱門程式技術的人才,我們要邏輯能力強,肯學習,勇於承擔的人,」許格超強調,「要做好一台穩定的NAS,系統軟體整合能力是關鍵。」

「白板考」搶人才

許格超本身正是台大資工系、資工所畢業,是群暉2000年創立時,由來自微軟的兩位創辦人廖群、翁英暉面試進來的八名研發工程師之一,是群暉元老級人物。

當年許格超和另外五名台大資工系同學、學長,以及兩名台大電機系球友,一起到群暉。長年待在美國的廖群為了面試這些年輕人,特別從美國飛回台灣。

「我們當年都是通過『白板考』進來群暉的,」許格超說。

「白板考」是群暉找尋工程師的傳統。面試者由面試官一對一陪考,在白板上直接解題,考面試者的邏輯以及寫程式實力,40分鐘見真章,一共要過三關外加一關口試。

進來後,廖群又特別強調軟體工程師「code review」(程式碼審查)的能力,到現在群暉都還有code review的傳統。許格超記得當年自己寫好1000行程式,就要找資深前輩來做code review,往往一做就是半天,很花時間,但在廖群的要求下,沒人敢打馬虎眼。許多軟體公司因為怕麻煩,會自動省略code review的程序。

到現在,群暉累積了幾百萬條程式,都是奠基於過去扎實又富有邏輯的code review。這樣練兵下來,也練出群暉和其他NAS廠最大的差異化軟體競爭能力。

2002年數位相機、MP3出現,再到2007年智慧型手機起飛,也是台灣NAS產業百花齊放的時刻。

「資料下載量愈來愈多,需要儲存設備,一個共同儲存中心,這就是早期雲端的概念,從個人SOHO族到中小企業都有需求,」威達電轉投資的NAS廠QNAP總經理張明智觀察,QNAP也是在2000左右投入NAS研發製造。

張明智坦言,台灣最高峰時曾有高達六、七家NAS公司。那段期間台灣陸續有科技硬體廠、網通廠也看到這塊商機,紛紛想跨入NAS產業,但缺乏軟體能力。群暉靠著軟體競爭力,抓準機會先做軟體代工授權。

從代工到自立品牌

但不久後,許格超等群暉工程師卻發現,這些硬體大廠因為沒有軟體技術力,客戶買回去的機器出問題,還是要他們飛到客戶端排除問題。

「軟體授權的商業模式經營得很辛苦,」群暉技術長呂青鴻過去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坦言,剛開始幾年,群暉營收因此起起伏伏。

「發現這樣的模式不可行,就決定轉做品牌,自己做軟硬體整合的產品,」許格超坦言。

2004年之後,群暉把資源全從軟體代工授權轉入品牌經營。鎖定中低價格、省電多工的小型NAS,不跟傳統儲存大廠的高效能高價產品強碰,立刻吸引SOHO族和中小企業目光,在歐洲市場率先打出知名度。

此外,群暉發揮軟體強項,編制軟體技術,客服維修、測試的龐大軟體兵團。一個月平均要解決20000個客戶問題,平均一件客戶提出的問題,24到48小時內一定要排除。

不只NAS產品,群暉以NAS為核心,陸續開發出自己的應用程式商店,提供程式套件給客戶;去年更進一步開發公有雲平台,讓客戶將資料備份到雲端。

「光靠NAS產品,成長力不強,我們打造生態系,」許格超說。

但為何要自己建公有雲平台?其實NAS業者面臨公有雲業者AWS、Dropbox、Google等蠶食市場。

「我認為這是一種競合關係,」許格超觀察。因為考量資安,企業會希望部分資料放在內部,備份放在公有雲,「混和雲」的架構反而受歡迎,這也是NAS業者如群暉抓住的下一波機會。

群暉一邊強化NAS功能,一邊鞭策軟體工程師在一年內,就建好自家公有雲平台,先推給原本死忠的老客戶。

在這家陽剛氣息強的公司辦公室裡,穿著T恤、牛仔褲的工程師到處穿梭,流動率不高。

光去年,群暉的年輕工程師們,除了架出一個公有雲,開發了十個程式套件,還有人被公司找上台,為群暉使用者大會做演說。許多年輕工程師一進來,就立刻有和高手過招的感覺。

「年輕人來有參與感,能從頭到尾跟完一個產品,」許格超認為有參與感、有發揮創意和研發的空間,才能留才。

面對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的浪潮,未來還有更大的研發舞台,等待著群暉裡的軟體尖兵。…(更多精彩報導,請見《天下雜誌》第621期)

【延伸閱讀】

5年研究揭密 白手起家富豪的13個習慣

你的小圈圈有毒?小心這7種朋友圈

靠線上開講 它年營收近13億台幣?

神經科學證明 戴上太陽眼鏡會讓你更快樂 為什麼?

這個印度人 為什麼對媽祖這麼有愛?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Let's block ads! (Why?)



via ETtoday 財經新聞 http://ift.tt/2q1w5gh
RSS Feed

If new feed item from http://ftr.fivefilters.org/makefulltextfeed.php?url=http%3A%2F%2Ffeeds.feedburner.com%2Fettoday%2Ffinance&max=3, then

IFTTT

張貼留言

0 留言

搜尋此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