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伍曉鷹:中國的經濟高成長將無法持續

作者:天下編輯部

常被外界質疑的中國經濟數字「灌水」問題最近爆發。遼寧省省省長陳求發(1/17)公開坦承,地方財政數字從2011年到2014年都灌水,且灌水幅度最高達23%。多年前就深入研究中國政府GDP灌水問題的日本一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伍曉鷹,在「2017天下經濟論壇」為大家去掉中國經濟數據的「水分」,並認為,依東亞四小龍的經驗,中國的經濟高成長將無法持續。以下是伍曉鷹的演講摘要:

最近,遼寧省爆出來的問題值得關注,這意謂著中國經濟成長率中有「水分」。背後是什麼原因?這並非一個省份可以這樣做,肯定是有中央意圖,也是制度造成的。

為什麼會有灌水問題?數字灌水背後,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政治問題。

因為中國大陸的「經濟」和「政治」綁在一起 。尤其改革後,地方引進地區分權,經濟成長數字成為衡量政治表現的重要指標。因此,GDP成長率、就業指標、稅收指標等數字,變得「政治化」。例如,早期地方政府間會互相競爭,因此,地方政府常回報高成長率。可是經濟發展是有極限的,若要再繼續回報高成長率並不可能達到目標,這也只會讓地方政府自毀前程。

因此,近年來很多地方政府開始「合盟」,彼此協商,不要把數字回報太高。或是地方政府還會「保存」成長率,等下一年成長不好的時候,再放上來。這些都讓震盪被掩蓋,或成長曲線變得平滑,但並不能反映真實狀況。

數據背後的真實狀況是如何?

有起就有落  中國的經濟發展歷程不會是特例

我的研究則試圖去掉水分,以更清楚理解官方數據。例如,有人可能認為,中國的經濟成長快速、特殊;但其實不然。

例如,我比較2015年東亞四國──中國、日本、韓國及台灣的購買力平價(PPP),從中發現,日本、韓國及台灣皆早已在20幾年前,步入第三階段(1.2萬到2.4萬美元),中國則在2014年後進入第三個階段。這意謂著,中國實際上和其他國家的發展歷程相同。且在踏入第三階段後,經濟成長勢必下降,日本、韓國及台灣皆如此,中國也是必然。再加上中國的人口紅利早已消失,這也會對經濟成長帶來影響。

現在也有人說,下一步,中國能透過轉向服務業,在未來20年還能有7%到8%的成長率。但同樣地,這也有數據問題。因為就世界經濟來看,一旦產業轉向服務業,成長率必定下降,且服務業轉變得愈快,成長率下降愈快;特別是在交通業、通訊業之外的「非物質生產服務業」更是如此。

我比較韓國和中國處於相同發展時期的數據,就很清楚。韓國非物質生產服務業的成長率是-0.1%,但中國公布的官方成長率則是6.2%,中國的數據成長率是沒有基礎的。

灌水外,還有什麼問題?數字背後,還能看出中國經濟發展的什麼問題?

中國過度仰賴投資、企業生產成本過低

這還包含,中國的經濟成長在2007年後過度仰賴投資、企業的生產成本過低等;若不面對這些問題,經濟成長並不可能持續。

例如,在政治力的主導下,企業能以過低的成本進行生產──地方政府招商引資,保證零地價、不用擔心工資漲價,且對環境成本視而不見,只要求投資和成長;但長期下來,這做法並不可行。

因此,若中國經濟還要能持續發展,該怎麼做?中國不只得退出政府推動的經濟成長模式,且要進一步改革,透過市場開放等市場力量,讓經濟結構重新調整,才能回歸平衡。

2017天下經濟論壇冬季場,完整現場實況報導

Let's block ads! (Why?)



via ETtoday 財經新聞 http://ift.tt/2j93ttP
Feed

If new feed item from http://ftr.fivefilters.org/makefulltextfeed.php?url=http%3A%2F%2Ffeeds.feedburner.com%2Fettoday%2Ffinance&max=3, then

IFTTT

張貼留言

0 留言

搜尋此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