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低量成為常態,去年周轉率創歷史新低,券商大廳人氣冷清。資料照片 【廖珮君、林韋伶╱台北報導】2016年堪稱台股冷宮年,台股活力漸失,邊緣化隱憂浮現。據證交所統計,2016年全年台股年周轉率只剩下64.6%,再破歷史新低紀錄,更只剩下韓股的一半。券商大老憂心,台股流動性大降,將重擊企業籌資意願,是否引發企業出走、轉戰其他市場掛牌潮,引發關注。 所謂「周轉率」,又稱「換手率」,代表台股的熱絡程度。周轉率愈低,表示成交量愈小、流動性愈差,台股籌資功能自然大降。
企業恐出走海外掛牌 券商解釋,就像把台股視為1檔股票,年周轉率只剩64.6%時,表示股民手上這檔股票,平均要等個1年半載,才能完全換手1次,與過去「年周轉率」200%時,每年可以換手2次的熱絡程度,大相逕庭。 若與主要競爭對手國、且同是新興市場的韓股做比較,過去10年來,台股年周轉率約是韓股的7~8成左右,2012年台、韓股年周轉率同步大幅重挫,聯袂一路走低3年,但在2015年時,韓股卻大幅拉升,僅台股持續破底。 據金管會資料顯示,2015年台股年周轉率降到77.5%、只剩下當年韓股147.5%的一半,2016年台股更進一步破底到64.6%,與韓股全年估120%,也僅剩下一半。韓股2016年前10月周轉率為109%,估全年周轉率約120%。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指出,台股年周轉率屢破新低有3大原因,股價被外資掌控、台股指數居高不下、投資人信心不足。
儲祥生點出3大原因 儲祥生分析,去年台股為外資盤,股價都在外資掌控中;其次,台股指數在9000點之上居高不下,讓想進場的投資人考慮再三,也降低了台股周轉率;最後是去年國內、外的政經情勢不穩定,投資人信心不足。 券商大老也說,台股周轉率欠佳,企業籌資自然會比較到哪個市場掛牌,才會有更好的周轉率、本益比等利益,易引發企業出走潮。 據資誠統計,企業2016年首次掛牌新增籌資額僅剩255億元,較2015年的376億元年衰退32%,創2013年來新低,顯示台股籌資功能逐漸下降。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Let's block ads! (Why?)
via <<蘋果日報>>財經總覽 http://ift.tt/2j0PrhR | | If new feed item from http://ftr.fivefilters.org/makefulltextfeed.php?url=http%3A%2F%2Fwww.appledaily.com.tw%2Frss%2Fnewcreate%2Fkind%2Fsec% | | |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