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人跳槽中國 恐變免洗筷

媒體報導高啟全(圖)回台挖角,但南亞科、華亞科並沒有大規模離職現象。

【范中興╱台北報導】華亞科前董事長高啟全去年跳槽中國紫光,震撼業界,據《科技新報》報導,高不只將擔任紫光旗下長江存儲營運長,還計劃挖角台灣人才。報導指出,這次台灣至少會有百位DRAM工程師跳槽至對岸。業界提醒,台灣DRAM產業發展是失敗的案例,台灣強項只剩下生產製造能力,此時投效中國,可能被當「免洗筷」,利用完就捨棄。


南亞科華亞科不回應

中國紫光集團與武漢新芯在日前共組長江存儲科技,董事長由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兼任。《科技新報》指出,高啟全已擔任長江存儲營運長,與武漢新芯執行長楊士甯分別籌畫DRAM與NAND Flash產能布建。報導指出,高啟全動用自身人脈挖角南亞科(2408)、華亞科主管,退休副總或跳槽幹部有近10位,未來若再帶兵過去,從台灣恐會有百位 DRAM人才轉至中國陣營。
對此,南亞科、華亞科皆表示,對市場臆測性傳聞不予評論。
業界不具名人士指出,高啟全回台灣挖角並不意外,但今年以來南亞科、華亞科並沒有大量主管離職,而截至目前為止,基層工程師也未出現大批離職現象;且近2年來退休或離職副總級高階主管也不多,即使有人投效紫光也是零星的案例,並沒有聽說有大規模跳槽現象。但未來會怎麼變化,目前無法預測。

外籍兵團難融入團隊

武漢新芯的12吋晶圓廠從中芯代管開始至今約10年,內部已有生產製造團隊,只需要中高階幹部去提升良率、改善生產流程效率,基層工程師並沒有很多發揮空間;且突然來上百位外籍兵團,很難與當地團隊融合,勢必造成組織上衝突。
業界人士分析,中國對半導體產業發展的企圖心非常大,在人才部分,比較中意日、韓人才,具有較強創新、研發能力,台灣記憶體領域的工程師代工思維太重,中國並沒有很大的興趣,因為這部分,只要去三星西安廠、SK海力士無錫廠挖就有,不需要找台灣人。

長江存儲科技小檔案

成立時間:2016年7月26日
資本來源:
●1期由中國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湖北國芯產業投資基金、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出資
●2期由紫光集團和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出資
生產主體:將武漢新芯納入旗下全資子公司
規劃產品:DRAM及3D NAND Flash
經營團隊:董事長趙偉國,副董丁文武和楊道虹,監事長王繼增,總經理楊士甯,營運長高啟全
產能規劃:
●已擁有1座12吋廠
●新廠3月動土,預計2018年完成,用於生產32層堆疊 3D-NAND Flash,初期月產能20萬片,2020年總產能達每月30萬片、2030年來到100萬片
資料來源:記者整理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Let's block ads! (Why?)



via <<蘋果日報>>財經總覽 http://ift.tt/2bssDTy

IFTTT

Put the internet to work for you.

Turn off or edit this Recipe

張貼留言

0 留言

搜尋此網誌